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:多措并举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
(资料图片)
专稿: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立足本地实际,通过科学划分、精准施策、量化考评等有力举措,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化、科学化水平,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活力。
“多元式”科学合理分类,让农村党员“有岗”。突出党员主体地位,按照“因需设岗、因事定岗、因人立岗、以岗定责”原则,引导党员从“没事做”到“找事做”,让“无岗”变“有岗”。以村(社区)为单位,组织专门力量,依托党员管理信息化系统,全面摸排党员底数,精准掌握入党时间、文化水平、技能特长和外出流向等基本情况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镇、村两级党组织根据摸排情况,结合村情实际,设置红白理事会、党员服务队、党员网格、党员责任等岗,综合考虑党员就业岗位、年龄结构、身体状况和作用发挥等因素,采取“村级制定初步分类名单、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、召开党员大会审议、公示公开、镇党委审批备案”五步法,分类建立台账,实行动态管理。
“设岗式”精准有效管理,让农村党员“有责”。镇党委指导8个村(社区)党组织结合村情和党员实际,为农村各类党员设岗定责,将党员分类管理融入乡村振兴、基层组织建设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中,引导党员全面参与到乡村发展、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解、防汛抗旱、社会治理等工作中,激活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力和动力。同时,分类制定管理评价标准,其中,在职党员实行“绩效管理”,结合《珠龙镇村(社区)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》,对在职党员进行季度和年度督查考评定级。普通党员实行“设岗定责”,设置政策宣传、公共服务、矛盾调解、民事代办等岗位,引导他们结合实际认领岗位。流动党员实行“跟踪联系”,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,不定期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,掌握思想动态。年老党员实行“暖心服务”,采取走访慰问、送学上门,以及集体过“政治生日”等方式,给予更多的关怀关爱;通过组建“红色宣讲队”“乡风文明理事会”“板凳会”“庭院会”等,引导他们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余热,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。
“动态式”量化积分考评,让农村党员“有为”。按照党员管理实际,结合《关于推行党员量化积分制和“红黄榜”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》要求,按照“3+1+7”的模式,实行量化积分考评管理。在分类设定基础分值的基础上,以志愿服务、发挥作用等为依据设置加分项目,用正向分“添彩”;以组织纪律、行为操守等7个方面不良表现为依据设置“一票否决”,切实做到评价有据、奖惩有理。以村党支部为单位,按照“日常登记、半年公示、年终考评”的模式,对党员进行量化积分考评,以积分形式促进党员作用发挥,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。同时,注重发挥“红黄榜”导向作用,激励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在维护社会稳定、服务群众等方面担当作为,真正做到有岗有位、有位有为,“岗选人”到“人创岗”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