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315,汽车投诉该找谁? 焦点快报
【资料图】
“哎呀,我这车才开了1个月,就发现这个变速箱1挡不好挂,得推两三次才能入位,4S店去给我拆修没搞好,还整出来异响了,这可咋办啊?”不久前,有个朋友给小编打电话,说起自己用新车的经历,心里那叫一个“堵”,用又用不好,放着又浪费,卖了还亏钱,本以为买的是全家人的“幸福”,结果几万块钱买了个“麻烦”。
确实如此,汽车作为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,动辄要用掉全家人一年的积蓄,妥妥的“奢侈品”,但是上万个零件组装起来的汽车,加上各种使用路况及环境,难免让这个“四轮铁盒”发生或大或小的问题,亦或是在售前售后让人上火,最关键的是投诉无门,问题被“踢皮球”,更是气不打一出来。
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提供的线索来看,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共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缺陷线索报告35896例,涉及发动机总成、电气设备、车身、传动系、售后服务等。汽车投诉主要集中在几大方面,首先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,尤其是以发动机、变速箱、仪表板等主要部件出现故障最常见,异响、异味、异常抖动等同样频发,这部分问题难以维权的关键,是涉及权威检测鉴定的问题,容易导致推诿扯皮。其次是有关购车合同的投诉,包括权责不对等、违约条件苛刻、模糊概念等,混淆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的概念,导致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产生纠纷。
最后就是关于汽车“三包”的问题,经销商只为消费者提供修理和更换零配件或部件的服务,免除了在保修期内为消费者提供更换整车和退车的责任和义务。第四就是关于售后维修水平的问题,部分汽车售后维修存在技术不过关、缺乏责任心、过度维修、服务态度差、价格不透明等问题,有的多次维修都不能排除故障,甚至有故意夸大汽车故障,导致消费者花了不少“冤枉钱”。
根据数据来看,在汽车投诉的35896例中,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4300例,反映动力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报告的41.9%。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增加,有关新能源的质量和价格争议,也出现在2023年汽车投诉前列,包括行驶中断电、汽车自燃、驾驶系统失灵等安全问题,以及充电故障、电池质量问题突出。与此同时,新能源价格变动更快,亦容易惹争议,消费者刚签完合同还未提车,所购买车型就降价,导致消费者不满。
所以,一个有效的渠道很重要。在我们熟知的投诉渠道中,大家经常会用的就是直接找4s店、找厂家投诉,一部分消费者会去汽车投诉网站,比如中国汽车质量网、车质网等。但这些渠道里,4s店和厂家投诉缺少一个中立第三方,难以保证投诉处理的公平性,汽车投诉网站里投诉之后需要等待反馈,进度通常难以自己把控。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,能找到一个公平公正、过程公开、效率高的投诉渠道非常重要。现在基于用户需求,许多汽车媒体都推出了自己的汽车维权栏目,在这些里面我比较推荐懂车帝帮帮,这档栏目在效率和执行度上都比较高,其中主播虎小叔的销案率在95%以上。#汽车315#
关键词: